Steam 平台允许游戏以“抢先体验”(Early Access)模式发售,玩家社群先游玩后,制作团队再根据回馈灵活调整开发方向。Valve 公司近日悄悄为该功能加入新标示,提醒大家闲置多时的抢先体验作品距离前次更新已经过了多久。
“抢先体验”自 2013 年在 Steam 实装,帮助不少独立佳作实现正式发售的目标,如《深海迷航》、《方舟:生存进化》、《Rust》、《黑帝斯》(Hades)等等,就连 TGA 2023 年度游戏《柏德之门 3》当初也是从 2020 年开始抢先体验。
而抢先体验状态的游戏内容变动幅度大,可能在新的版本改头换面,或是正式发售时体验剧烈升级,从而调整售价。但也有部分游戏走不下去,被开发者放弃更新,永远停留在抢先体验阶段。
对玩家而言,以往要从 Steam 商品页面分辨抢先体验的游戏是“积极开发中”还是“閒置已久”有点麻烦,只能从其他人的评价,或是开发日志的更新时间来观察。
第三方数据平台发现,Valve 为改善前述痛点,今后 Steam 抢先体验游戏若超过 12 个月没有更新,在商品页面的“抢先体验”标签将被加注警语。
该机制据称会在公告没消息、游戏版本停止更新 12 个月后触发,若开发者还是没有动作,标语会每个月递增,之后每年递增。
Valve 并未对本次调整另行说明,但随著越多游戏采用此开发模式发售,抢先体验比“正式发售后继续更新”更有新鲜感,Steam 能加注警告标语是好事,能协助潜在玩家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。
有趣的是,Steam 尚有部分作品似乎对正式发售没兴趣,如 20 万极度好评的《僵尸毁灭工程》,抢先体验发售的时间几乎和该功能实装一样早,今年 1 月底最新测试版已到 42.2,超过 10 年更新乐此不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