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team 平台特有的「抢先体验」功能,除了能让玩家提前接触游戏内容外,也协助厂商在观察玩家反应后,针对游戏正式发售前的制作方向做调整,不过有许多游戏的「开发阶段」越拖越长,甚至可能胎死腹中,惹得玩家怨声连连,而Steam 近期终于针对「抢先体验」的机制作出调整,玩家们也大赞是很优质的改进。
「抢先体验」是Steam 2013推动的机制,包括《黑帝斯》、《方舟:生存进化》、《Rust》,甚至是《柏德之门3》,都是透过玩家购买「抢先体验」的半成品,厂商充分吸收市场意见后,滚动式调整游戏开发方向,从而获得成功。
Steam 宣布,未来抢先体验游戏如果超过12个月没有更新进度,商品页面将会被加注警语。 (图/翻摄自Steam官网)
但随着游戏不断推陈出新,「抢先体验」的缺点也随之浮现,一些推出抢先体验的游戏,可能因为厂商或独立制作团队的财力、资源等,长时间没有最新进度,甚至胎死腹中,心中满是期待的玩家只能透过社群或其他讨论区,才能追踪游戏开发进度。
因此Steam 宣布,未来抢先体验游戏如果超过12个月没有更新进度,商品页面将会被加注「开发者所做的最后一次更新是在X个月之前。 开发者在此处说明的资讯与时程可能不再是最新内容」的警语,协助玩家避免踩雷,做出更理智的消费行为。
针对Steam 的新机制,国内外玩家普遍都相当认同,「德政,不然买了一款游戏,都不更新是怎样」、「早就该这样了,不然真的亏死」、「现在烂尾游戏一堆,避雷机制确实有必要推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