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近20年前,就已经传说要电影化的《铳梦》,终于在卡梅隆(编剧)与罗德里格兹(导演)的手中化为了现实。这部电影不仅在国外评价很高,在国内也夺得4亿以上的首周票房。一片热潮中,日本网络媒体GIGAZINE采访了原作者。他为我们讲解了这部电影的来由,与《铳梦》这部作品的创作历程。
GIGAZINE(以下简称G):很久以前大家就知道,詹姆斯·卡梅隆拿到了《铳梦》的改编权,其中有什么来历?
木城雪户(以下简称木城):从以前开始,就有海外制作人以非官方身份,试探电影化意向,《铳梦》连载结束后,也有很多类似的事。还有人开玩笑说“那位詹姆斯·卡梅隆,说不定也会找上门”。结果20世纪福克斯的相关人士,还真的带来“卡梅隆或许真有兴趣”的非官方消息。因为集英社没有遇到过前例,所以相关事情很难办——毕竟需要和职业代理人签约,还要建立一套像样的体制。
木城:最后,形成一位同样交涉改编的制作人与卡梅隆相互竞争的局面。那个制作人受危机感影响,透露消息说“卡梅隆正在做的《黑暗天使》,其实是在抄袭《铳梦》”。
我们质问导演,卡梅伦先生就发过来一封亲笔签字传真文章,说“没有这种事,我是在致敬《铳梦》”。既然这么说,我就相信了他。然后正式进入交涉合同阶段。最后在2000年末,我签了合同,正式明确了关系。
木城:卡梅隆导演来日本,和我交谈时说“要认认真真自己写剧本,然后自己导演”、“想把《阿丽塔》做成3D电影”。那时还没有《阿凡达》,所以“3D电影”还是梦一般的东西。
当时卡梅隆还有另一部电影要拍,事前说好如果选择拍《阿丽塔》,就在2003年底联络。2003年我没有收到消息,就明白“卡梅隆在做另一部电影吧”。上面说的另一部电影,就是《阿凡达》。
之后,卡梅伦导演的《阿凡达》果然顺利地大红大紫,之后还是一直没消息。所以我看到卡梅伦导演的潜水艇,在马里亚纳海沟打破潜水时间记录的时候,就想说“不是玩潜水的时候吧!请赶快拍电影啦!”(笑)。
木城:2016年,制作人Jon Landau来到日本,决定要做《阿丽塔》。然后导演确定为罗伯特·罗德里格兹。那时,我看到了很多电影的艺术概念设计、卡梅伦导演编写、罗德里格兹再次重组后的剧本等等。那些东西非常有趣,以至于原作者本人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编的故事(笑)。然后我就放下了心,再也没有对电影提出任何要求。
G:你在自己博客上面说“这次到美国,在制作脚本上学到了很多”。
木城:这部电影我在试映会、高级专场里面已经看了4回,作为创作者,感受最深的是场景连接,也就是构成的精妙。整体很有节奏,让人惊叹“什么!原来这个地方要如此表现!”。全部场景都是名场景,完全没有无用部分,只有一个个经典段落,电影构成实在是太棒了。
木城:电影甚至让我觉得“电影里的场景,和我的漫画有些像(笑)。导演完全把作品消化,做成了自己的世界,所以完全没有不对劲的感觉。
虽然原作粉丝看电影时会发现“啊,这里是原作内容”,但没看过原作的人也不会觉得奇怪。虽然不推荐无视原作,但这部电影,就算没看过原著也一样很有趣。我很感激这一点。
G:经常听你说“构成”这个词,在漫画当中,你是怎么考虑“构成”的呢?
木城:漫画的最小单位是分格,最短的漫画只有1格,稍为扩充就成了4格漫画。分格横跨多页,就成了连续的故事漫画。
虽然世间有“起承转合”、“守破离”这种说法,但我刚出道的时候并不懂这些理论。虽然知道原理,但身体没法按规则执行。
所以我参考的东西,其实是音乐MV,尤其是迈克尔·杰克森的《Thriller》。那是一个杰出的短篇电影。从里面,我体会到类似故事“流向”的东西。虽然人们常说什么“起承转合”,但故事并没有分成4段的必要。
“起、承、承、承……转、合”没问题,在转的地方结束也可以。因为一直操心构成,成为职业作家之后,才终于有了自己的想法。
木城:我也很喜欢卡梅隆导演的《终结者2》,为了揭开起始场景到底用什么技法,吸引观众深入其中,我曾经反复观看了很多遍。20年后,我看到《阿丽塔》后感觉到,卡梅伦导演的构成其实非常经典,并不特意剑走偏锋。有种常见的模式,就是用火爆战斗场景开头,吸引观众注意。之后再用回想给观众解释“为什么会这样”,但是卡梅伦导演不这样做。
卡梅伦导演从没有台词的场景导入,按部就班、认认真真地引入故事。每个场景都有独特的诗意,包含着感情。当读者明白各个角色的定位之后,就自然地进入到了电影世界,《阿丽塔》也是这样一部电影。
G:原来如此。话题稍微扯远一点,按照木城先生博客上的履历,您得了新闻奖后,就没有去学校了。那么空白的1986年到1988年,您在干什么?
木城:应该说是“在做同人”吧。我住在乡下,所以没有去Comic Market的条件,应该说是画了很多“大概算同人”的东西。并不是二次同人,而是完全原创。
我想在成为职业作家前,把那些自己想干的艺术性部分,也就是不适合商业的部分消化掉,所以画了很多概念短篇。不过几乎没有作为成果保留下来。然后就是一直在打工(笑)。
G:你在博客上面,还说自己比起人类更像是青蛙……
木城:当时我住在千叶县柏市,虽然现在有了住宅街,但当时那里人迹罕至,能玩的只有竹林与水洼,我也完全就是一个野孩子。自己比周围的动物体型大,所以比较强。也有小孩特有的残忍,捉到虫子以后,会扯着杀掉。如果遇到比自己大的生物,也有被杀的准备。就这样生活在规则与人类社会迥异的地方。
木城:上小学后,被老师教导人类社会的规则。因为我内向,所以会乖乖遵守。像“因为恐惧所以乖巧的动物”一样,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。品德课老师问我故事的含义,我也没法好好回答。
我这种小孩,总是无法融入“人类社会”,虽然也画漫画,但总是画一些无人的怪兽星球。成长过程中,受到很多漫画家影响。高中时发现“再怎么说,画不了人类都没法当漫画家”。于是开始模仿安彦良和。
不过当时的舞台设定,还是遥远的宇宙(笑)。到《铳梦》的时候,舞台才变成遥远未来的地球,这时我才终于在地球上着陆了(笑)。
G:然后在个人档案里,你还说过自己看了《星球大战》,变得想做电影……
木城:我决定当漫画家时,就已经舍弃了电影导演这种其他兴趣与梦想了。现在也没有召集众人一起拍电影的想法。
不过凭借这次机会,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当年放弃的梦想,也是奇妙的缘分。这部《阿丽塔》和《星球大战》一样有“20世纪福克斯”的Logo,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感动。
G:您在20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3DCG了,有什么契机吗?
木城:我中学时就非常喜欢3DCG线框,还曾买过3DCG作品集欣赏。虽然为了自己做CG买了电脑,但软件很贵——比如我现在用的软件,那时卖200万日元。加上说明书也不够详细,所以只能做些简单的东西。
木城:1997年,软件价格开始降了。然后正好集英社出《铳梦》的豪华版,就用来做了漫画封面。虽然当时想实现“拟真”风格,但这种效果与漫画很不相配。所以现在只用3D抽出轮廓线。这是1997年到2000年左右学会的技法。
G:从3DCG的角度,来看《阿丽塔》这部电影,你有什么感觉呢?
木城:完全不是一个境界。如果在自己家的PC上面打开那些文件,恐怕会当场死机吧。甚至到让我想问工作人员“这些效果怎么做出来的?”的程度。他们应该会自己写程序,解决图像问题吧。
G:现在的木城先生,是数码与手绘相结合的创作模式呢,为什么这么做?
木城:全部都用数码设备做应该最省力。但我用数位屏作画,其实没有多长时间,所以还是手绘比较快。然而用3D做分镜草稿,能避免画错。为了省事,我还需要在各种技术之间换来换去。
G:草稿要花多长时间?
木城:非常花时间,最短要一周才搞定。虽然不值得骄傲,但也有花了1个月才弄好的情况。
G:作为读者,有时会好奇“这种故事怎么想出来呢?”
木城:虽然未必准确,但有种说法,就是左脑掌管逻辑思考,右脑负责抽象思考。我会先让登场角色,与故事前情在左脑(逻辑)里面思考一遍。这种编剧方法,谁都能做得到。如果就这么画成漫画,那些嗅觉敏锐的人,很容易就能猜到剧情的展开,像解开方程式一样。
木城:所以在这时,我会“咔嚓”地一下切换到右脑思考模式。联想各种意象,帅气的场景浮出水面的时候,用“就是这个了”的感觉选择剧情高潮——哪怕需要强行改变故事展开。只靠右脑,故事会不合逻辑。所以此时又会切换到左脑,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审视。最初和编辑商量草稿的时候,我就像一个神明一样,把角色当成棋子移动。
但在画草稿的时候,却在用和角色一样的视点。因为能用角色的眼睛看东西,所以能体会他们感情的变化,故事又能因此推进。
G:原来如此,那种猜测不透的展开是这么产生的啊。最后问一下,从原作者的角度来看,这部《阿丽塔:战斗天使》,到底哪些地方有《铳梦》的感觉?
木城:《阿丽塔》开头,从机械感满满的场景开始,这种电影意外地很少见。从以前开始,同类型电影在大多数场合下,机器人最开始看起来都与人类没有分别。然后他们因为受伤等原因,展现出机器的一面。像《阿丽塔》这样,一开始就强调机械感的作品,可以说是相当少见。
木城:然后废铁城也非常不错。那种明亮的感觉,真有罗德里格斯导演的风格,让我都想住一住。G:原来如此。今天感谢老师,陪我们畅谈了这么多。
本篇访谈到此为止。看起来,这是一部不管看没看过原作,都能享受的电影呢。漫画原作者大加称赞的《阿丽塔》,正在国内火热上映中。
最后,大家对《铳梦》或《阿丽塔:战斗天使》有什么感想,也欢迎留言讨论。